2017年1月15日星期日

冬日日式一品鍋(Nabe). 鍋の季節

在中國南方長大的孩子。。。。。。夏天怕熱,喜歡待在房間內吹空調。但其實更怕冷。 

為了夏天涼爽和方便打理,很多家裡都鋪磁磚/大理石作為地板。但當溼冷的冬天一到,沒穿拖鞋赤腳踩在大理石/磁磚上,那不是透心涼,是刺骨冰冷。因為南方不像北方,有室內供暖。室外有多冷,家裡就差不多。

後來到香港生活後好了一點,因為家裡的地板是木地板,加上房子是夕照的房子,到下午家裡還算溫暖。

所以我對冬天是又愛又恨。。。還是比較喜歡秋天。

每當冬天到來,家裡就會經常吃火鍋。不是那種丸子很多肉很多的那種。。。。。。而是很清爽很新鮮好吃的海鮮和蔬菜火鍋。而這個習慣一直跟隨著我,甚至來到了英國讀書快6年了,還是沒有改變。

我很喜歡吃。多個國家的料理我都喜歡。但是對於日本料理,我是喜歡到了一個點。連朋友有時候都抱怨我怎麼整天都弄日本料理。

因為日本料理和我家的飲食習慣很合。選用新鮮的食材,所以比較清淡,因為可以品嚐食材的原味。當然,福建菜也是有不少的紅燒/醬汁的菜,日本料理裡面也包含了不少這類的料理。




而這道日式一品鍋,就是我在英國常吃的冬日”火鍋“。 

最為一個學生,我住在學生宿舍。我慶幸的是英國的學生宿舍和很多亞洲國家的不一樣,大家都是一人一間房間,我甚至租到了學生公寓,擁有自己的廚房。


可是安全原因,學生住宿的廚房一半沒有明火,很多甚至不允許在房間使用便攜式煤氣爐。。。。。。所以我在香港回英國前,購買了一個日本的微波爐鍋。就是專門用微波爐煮鍋類料理的,而且份量剛好是1-2個人的量。

在寒冷的冬天,吃暖呼呼的一品鍋,少量的肉和大量的蔬菜。。。即能補充水分和填飽肚子,又不會害怕因為冬天吃太多而長肥膘。

2017年1月14日星期六

在外國留學多年...畢業前一年,我得了回家恐懼症(背景篇)

今天看了一篇文章,講述了一個香港人在英國留學了一年後,開始對以後要回香港生活工作的這個想法產生了恐懼。

文章:留學一年後的回家恐懼症 https://hk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45317

看完後,我想了很久很久。。。。。。

因為,研究生在讀的我,不能不開始考慮以後的人生了。 因為很大機會是我留在英國的最後一年(10個月,今年9月底畢業)。

「我。。。。。。畢業後何去何從?」

我有能力留在英國嗎?」

「如果父親不同意,回到香港/中國後, 能適應家鄉的一切嗎?」

「我有足夠的競爭力嗎?」

這些問題,其實很早前我就有想過了,但是每次不是覺得煩躁,就是沒有好好的計畫然後轉眼忘記。


其實,第一個問題應該是,我的家鄉是哪裡?

1993年,我出生在中國福建省泉州市,一個傳統做生意的閩南家庭。父親工作賺錢,母親全職家庭主婦。






家裏不算窮,算是小康之家吧!7歲前,我們家就是三房兩廳的小套房。後來父親的生意越做越大,在7歲那年我們搬進了複式的房子。到香港也是住在香港島買的新樓盤,新房子。

我幼兒園和小學是在中國讀的,在2003年讀到小學4年級的上學期的時候,父親為了讓我和弟弟得到更好的教育,全家移民到香港(其實我的戶口早在1999年就先跟隨父親移民到香港了)。











從2003年到2011年間,除了長假期,我和媽媽,弟弟三個人生活在香港。也是從那時候,我開始了香港大陸兩地跑的生活。。。。。。後來更因為到英國留學,英國、香港和大陸三地跑。

我一直以香港人自居,不是因為身分證明文件;而是10歲到18歲,我從懵懂到懂事的那些年,都是在香港度過的。我學到的,知道的,認識的都是香港教我的。

對於中國的認知,我只停留在我住的地方(後來留在中國的親人搬到廈門去了)和在新聞網上了解的那些。


我在中國沒有任何的朋友:小學的同學都失聯了;中學(相對中國的初中+高中,台灣的國中+高中)的同學都在香港;而大學認識的中國同學,都不在我在的城市。



在香港生活了8年,我一直把香港當成是我的家。我曾經認為,我以後要一直生活在香港。

可是住在中國的家人卻時時刻刻的提醒著我,中國才是我的家鄉,畢業後,我很大機會還是要回中國的!

今年是我在英國讀書生活的第6年,我開始覺得,香港也變得好陌生。


今天先說到這裡吧!


上面提到的問題,我還在思考中。。。。。。答案我不是全部有,但也不是什麼都沒計畫好。。。。。。

下一個blog再繼續說下去吧!

XOXO,
Jamjam